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青岛:供地向民生项目倾斜





(毕小曼 张晏/《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0214)

    2007年伊始,青岛市大力进行供地结构调整,适度压缩工业用地比例,做大民生用地“蛋糕”。这是该市落实国务院加强土地调控精神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青岛市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在每年的建设用地总量中,工业用地占了大头,约为65%-70%,民生用地比例约18%-25%,全市一年的住宅供地量大概在400公顷左右。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负责同志认为,近几年青岛市的房价居高不下,与供地结构不尽合理、民生供地量不足有直接关系。

    2006年国务院31号文下发以来,青岛市加大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土地市场的力度。“在这方面,青岛市的作为空间是很大的。”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很有信心地表示。这些年,青岛市工业用地之所以比例偏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相对便宜,开发商在用地上很少精打细算。一些领导认为招商引资是要务,土地挣不了钱,税收可以挣钱,对低价出让不以为然。现在,国务院31号文的出台,以及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一系列土地新政,国家制定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这种情况开始有了大改变。青岛市主城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大约增加60%,有的区位增加100%。

    同时,2007年青岛市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方面有精彩的“自选动作”。青岛市政府已经划下了“硬杠杠”:2007年优先保证中低端住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在供地指标分配上向民生用地倾斜,地从哪里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领导介绍,工业用地的减少,使得今年用于民生用地的比例会有较大增加。除此之外,出路在于存量挖潜。青岛市计划今年分别改造旧城区9片、“城中村”9片,面积大概三四百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共计划改造旧城区39片、“城中村”37片。

    根据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尚胜利介绍,目前青岛市已经开始计划建立廉租房、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普通(限价)商品房和商品房共5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据了解,全市今年计划开工建设8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86万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和200套廉租住房及不少于3000套的租赁住房。市财政计划今年拿出5亿元资金用于租赁住房建设。同时,市政府决定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拿出15%专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工作。2007年市财政计划拿出8200万元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将1.4万户家庭纳入保障。随着土地使用税费标准的提高,今后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拿出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资金比例也会逐步提高。


阅读: 6884 次     2007/2/14 14:29:00



近期热门新闻